七年前,我发表了一系列预测,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新兴中产阶级即将激增(哈拉斯,2010年)。我进一步指出,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可能会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并部分抵销发达国家中产阶级消费者的需求下降,而他们正努力应对大萧条对他们生活水平的冲击。[1]
从那时起,四个相关的发展影响了中产阶级的计算,而其中的前两个事实对趋势和水平的总体估计具有重要的定量意义。首先,2011年进行的购买力平价(PPP)价格调查取代了之前的2005年PPP调查(世界银行,2015年),成为比较各国实际收入水平的基础。 2011年的调查不仅在更新价格水平上有所不同,而且还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来生成国家/地区数据。结果明显改变并增进了我们对国家和家庭的相对经济实力的理解。简而言之,与其他国家相比,亚洲和非洲国家据估计要富裕得多。
这些新的数据,尤其是有关价格和增长的数据表明,2016年全球中产阶级人数约为32亿,可能比以前的计算结果大5亿左右。
第二个发展是全球经济增长持续疲软。全球复苏低于预期,并且仍然比先前衰退的复苏要弱(尽管可能与先前金融危机的复苏速度一致)。大型机构已连续且连续下调其增长预期。希望的“绿芽”尚未实现。
第三个发展是GDP数据的持续改善。在一些国家,对国民账户进行了重新调整,导致对估计产出和国民收入的重大修订。
第四,有几项新的住户调查,可以在国家内部不平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对收入分配进行最新评估,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衡量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第一次。
这些新的数据,尤其是有关价格和增长的数据表明,2016年全球中产阶级人数约为32亿,可能比以前的计算结果大5亿左右。相对而言,现在尤其是亚洲家庭现在被认为比以前富裕得多。
尽管对全球增长的预期令人沮丧,但中产阶级的扩张似乎仍将继续。实际上,未来十年,中产阶级的增长将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快。根据目前的预测,未来几年内,世界上大多数人口将有史以来第一次拥有中产阶级或富裕的生活方式。在人均支出相对较低的新进入者中,全球中产阶级市场最活跃的部分是规模较低的部分。
尽管全球人数是由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所驱动,但中产阶级的扩张预计范围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亚洲。在中产阶级的下一个十亿人口中,绝大多数(88%)将是亚洲人。
在全球范围内,中产阶级每年已经花费了35万亿美元(2011年购买力平价),到2030年可能会再花费29万亿美元,约占预计GDP增长的三分之一(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长期来看,中产阶级消费市场可能以平均约4%的速度增长。尽管这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动力,但它不如北美和欧洲的中产阶级支出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期间产生的需求增长(每年超过5%)那么大。
全球平均水平掩盖了两个大致可比的不同群体。发达经济体的中产阶级市场已经成熟,并且预计每年仅以0.5%到1%的速度增长,而新兴经济体的中产阶级市场则更加活跃,可以实现6%或更高的年增长率。
中产阶级对新进入者的支出分配的变化将对市场产生影响。刚进入中产阶级的家庭将寻求购买耐用消费品以及包括旅游,娱乐,保健,教育和运输在内的服务。
中产阶级支出的增长无疑将对碳排放产生影响,但规模取决于政府政策。如果对城市进行了适当的规划,配备了节能建筑和大众运输工具,并且采取了激进的运动向女童提供普及中学教育,那么可以大大减少全球中产阶级扩张的碳足迹。
为中产阶级争取政治支持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挑战。除非将全球化重新组合成每个国家中产阶级的双赢局面,否则政治叙事就可能被扭曲成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产阶级之间利益冲突的利益之一。必须基于共同的主题构建新的“包容性增长”方案,即收入和机会不平等的持续扩大,在保留全球化,技术变革和创新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必须有力地解决这些障碍对社会流动的障碍。 。
下载报告»
脚注
- 在整个本文中,我使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先进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来描述国家组。尽管这些术语没有确切的定义,但它们是通用的,因此在这里使用它们不会影响任何特定国家的发展水平。当提到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时,我将新兴经济体用作“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简写。